2024年1月19日 16:33:35 星期五
  • 简体版|
  • 繁体版|
  • 登录
  • 无障碍
  • 网站支持IPv6
广西信访
“五治”融合 “五力”同发——柞水创新机制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柞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统筹各类社会资源,“五治”融合、“五力”同发,以“五力”促“共治”,建立“五位一体”的信访治理体系,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建设“三高三区”新柞水提供了有力的信访保障,连续5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一、“政治”聚合力,做实“责任”信访

坚持以“党建+信访”为主线,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信访工作组织推动和责任落实。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要求,建立形成了以县委书记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成员单位认真做好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信访工作的工作局面,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是坚持带头示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到县信访大厅坐班处理复杂疑难信访问题,每周1名县委常委带班,每天1名县级领导到信访大厅坐班接访,现场调处信访矛盾。县委、县政府每月组织召开1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县级领导定期到包抓信访工作责任区,研究推动化解复杂信访问题。

三是坚持领导包案。县委、县政府专门印发县级领导包抓信访案件责任清单,县委书记、县长与各镇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县委常委、副县长划片包抓镇办和重点信访积案,扎实开展“四访”活动,建立党政领导包案推动化解工作机制,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发挥县委书记“头雁引领”、班子成员“群雁协同”合力效应,严格按照“五包”责任要求,逐案推动化解,有效减少信访问题积累。近两年,柞水县成功化解拆迁安置、项目建设、土地纠纷等重点信访事项50余起。

二、“自治”添动力,做活“阳光”信访

县委、县政府发挥信访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整合党的各级组织力量,有效把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以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为基础,以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信访联席会等为平台,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成立“一约四会”组织82个,在网格中培育学法中心户1100户和法律明白人440个,通过网格的动态监管、上报,对人、事、物的实时掌握,实现人在“网”中、事在“格”中,政策法规第一时间宣传到位、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信访案件第一时间得到办理。

二是办好初信初访。县委、县政府明确各级信访问题源头治理责任,扎实做好群众初信初访初投事项一次性化解工作,避免信访上行;各镇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四无”镇办、“无访”村居和信访工作示范村创建活动,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负总责,两委班子成员分工包抓,每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由村(社区)支部书记召集辖区内村组干部、网格长、网格员对辖区平安稳定形势进行研判,对疑难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处,对重大复杂矛盾进行稳控管理、依法处置。近两年来,排查矛盾纠纷857起,调解处置851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法治”增定力,做强“法治”信访

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依法解决信访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一是确立“法治+化解”理念。成立以基层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市场监管所、土管所等为基础的依法化解信访工作专班,设立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2个,每月定期邀请法律顾问为群众和辖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宣讲涉农法律法规知识、解答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等,开展普法宣传201场,提供信访咨询600余人,解决信访问题80个,参与指导辖区矛盾纠纷苗头、风险隐患、涉法事项的研判与化解,在调解处理信访矛盾时,坚守法律底线,依靠法治止息纷争、息诉罢访,该以法律途径处理的,就决不随意法外解决。

二是坚持“法治+教育”思路。由基层司法所牵头,按照教育、医疗、住建、资源、环境等领域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加强人口集中居住点、院落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法治文化阵地78个,每个网格设置1个家庭普法站,宣传依法、理性、有序、文明信访理念。开展《信访工作条例》集中宣传活动,第一时间向群众普及、宣传信访知识,提高村民知法守法的法律素养,进一步强化信访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知道通过哪些合法途径、哪些职能部门来解决遇到的“麻烦事”。

三是聚焦“法治+打击”底线。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对于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工作条例》《商洛市五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依法处置涉访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柞水县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缠访、闹访、越级信访等违法信访行为的通告》,以访谋私、以闹谋利,采取极端方式缠访闹访,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等不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教育、训诫和打击,彰显法治权威。

四、“德治”生内力,做好“人文”信访

重视德治入手,推行人文信访改革,构建新型信访德治体系,以“政府诚信办、群众诚信访”为抓手,推进信访诚信档案、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以德预访、以德止访,不断激活基层主体的伦理道德力量。

一是开展典型引领活动。建好文明实践站,坚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定期评选身边好人、诚信人物、优秀典型,宣传展示新时代道德典型优秀事迹,营造出向善向美向好的浓厚氛围,推荐申报身边好人7人,获命名表彰7人,命名表彰道德模范12人。同时,积极推进“最美人物”“柞水好人”“见义勇为英雄”等典型评选活动。大力推行移风易俗行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厚植诚实守信、遵法守规的思想根基。

二是开展宣讲美德活动。积极宣讲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以及身边的真、善、美等事例,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德”的认知,对“善”的追求,对“美”的渴望,形成了深厚的传统美德积淀,为成功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搭建红黑榜、曝光台等平台,以道德评议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革除陋习,改进民风,评选“十星级文明户”6646户,“好媳妇”15个、“好婆婆”18个,有效提升群众道德文明素质。

三是开展爱心暖民活动。拓宽人文关怀的渠道,善待关爱信访群众,通过各种途径,让信访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得到关注和安慰,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的方式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对于有生活困难的信访群众,精准施策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帮扶救助,发挥信访户特长,促使其有经济和社会价值获得感,营造了依法上访、以德化访的良好氛围。

五、“智治”提效力,做优“数字”信访

以数据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业务、数据信息,形成覆盖全网格的数据平台,全力提升网上信访水平,柞水县“网上信访”工作在省、市多次位居前列,今年一季度位居全市第一名。

一是建立智能系统平台。在网上信访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县、镇、村三级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工作平台和县级分行业、分系统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平台,将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调处过程和办理结果及时上传,建立“信访网上投+业务网上办+结果网上评”信访新模式,简化群众反映流程,提高答复办理效率。

二是建立矛盾化解平台。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平台建设,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发挥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运用行政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发挥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最后一道防线作用,整合力量,搭建平台,实观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综合研判、联合化解。大力发展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创建“和德”“家道”“和事佬”品牌调解工作室。

三是建立信访调解平台。县信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在县信访接待大厅,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中心负责人,同级政法、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工作人员由各镇办、各部门委派,司法局安排律师坐班,县调委会牵头,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对有重大影响或事关全局的矛盾纠纷,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行政调解。(柞水县信访局 周成全)